|
|
|
|
想讓更多的客戶認識您的公司,知道您的產品,了解您的技術嗎?中國機械網企業將免費為您發布貴公司新產品,新技術,新動態,現在就行動,在中國機械網一展您企業的風彩!
請進 >> |
|
|
|
|
|
|
沈陽機床集團靠改革創新激發活力
|
|
|
|
|
至今,那令人難忘的一幕仍然定格在沈陽機床集團職工腦海中:2003年6月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到沈陽機床集團第一機床廠視察時,當聽到集團機床產量和銷售收入連續三年以超過30%的速度增長、特別是數控機床連續兩年以超過50%的速度增長時,連聲說“好”,并向廣大職工表示祝賀。
受計劃經濟體制影響,從上世紀90年代初開始,作為國內機床行業龍頭的“沈陽機床”陷入低谷。如今,面對市場經濟的發展和市場環境的變化,機床集團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改革、創新、突破為主旋律,把工作重心放在挖掘、釋放人的潛能上,以此解放生產力,加速企業發展。激發人的潛力帶來創造力 機床集團的改革可謂大刀闊斧:以前要想搬掉一個干部的鐵交椅比登天都難,現在中層干部一下子減少了140多人;以前誰比誰少掙1元錢都會斤斤計較,現在同一部門、同一車間,人均月收入可以相差10倍。 數控機床有限責任公司遵循市場經濟規律,從打破用工制度入手,對人員結構進行調整,采用五種用工形式,即骨干職工、合同制職工、項目聘用制用工、協議用工、臨時工,以整合人力資源,挖掘職工潛能。公司規定,每年要保證10%的人員流動量,職工間的收入差距拉大。此舉使人們的傳統思維觀念發生根本性轉變,一線工人由去年的不足400人增加到現在的570人。
今年前7個月,數控公司產值增長了近60%;機床總產量增長了150%,其中數控機床產量增加了近一倍;職工收入也大幅度增加。 中捷機床有限公司讓科技人員從“后方”沖上“前線”,把10名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高級工程師調到銷售一線當項目經理,以及時、完備、細膩的技術交流方式贏得客戶;設計人員通過前線的項目經理和互聯網,隨時捕捉準確的市場需求信息,在設計過程中對采購成本進行提前控制,使新產品的功能和價格比趨于合理。經過努力,今年前7個月,新開發數控產品合同額突破5000萬元大關。 把品牌優勢變成市場優勢 中捷搖臂鉆床廠把品牌優勢變成市場優勢,使普通搖鉆的國內市場份額占到70%以上,并出口世界60多個國家和地區。該廠充分立足普通搖鉆優勢,新開發的12種數控新產品均實現了當年設計、當年制造、當年批量生產的良好態勢。該廠還成功地為國內最大的某玻殼生產企業提供了三臺價值1500萬元的背投玻殼數控轉臺式壓機,使中國成為繼美國和日本之后,能夠生產此類產品的第三個國家。目前,該廠在國內玻殼行業已經站穩腳跟,壓機生產背投玻殼的范圍已經從過去的7至14英寸擴大到現在的29至34英寸。
有著50多年歷史的第一機床廠放棄走國企大而全、小而全的老路,推出協力管理新舉措。把床身、床頭箱、主軸、絲杠等技術含量最高的9種關鍵零部件留在廠內,把其它零部件交給全球309家配套企業去做,變過去單純的經濟合約關系為戰略合作伙伴關系,使配套廠家成為自己的生產車間。協力管理打破了生產能力瓶頸,使第一機床廠的月產量穩定在1500臺以上,是過去正常月產量的三倍。搶占科技制高點舞起產業龍頭 在加速做大規模效益的同時,機床集團致力于提升中國機床的品質與地位,做裝備制造業基礎產業先鋒。在“十五”國家科技攻關計劃“精密制造與數控關鍵技術研究和應用示范”課題中,機床集團一舉囊括機床行業僅有的三項研發課題,搶占了科技創新制高點;2002年10月,伴隨國家“863”計劃———“數控關鍵技術與裝備產業化支撐技術及應用”中標通知書的下達,實現高速數控機床產業化的歷史重任落到了機床集團肩上。
目前,機床集團正在緊鑼密鼓地籌備今年的“制博會”。
據介紹,“沈陽機床”今年參展的10多臺數控機床都是當今國際一流產品,其中的高速鏜銑中心和數控車銑中心是國家“863”計劃科技攻關項目。 2002年,機床集團產品產銷量和工業總產值均居國內同行業之首;產值數控化率上升到52%,數控機床國內市場占有率第一。機床集團到去年實現了經濟規模三年翻一番的目標,即機床集團用三年時間再造了一個“沈陽機床”。今年,機床集團的步子更是越邁越快,前7個月,機床產銷量同比增長130%以上。
在歷經陣痛、蟄伏多年之后,依靠改革創新,激發活力,“沈陽機床”在國內機床市場盡展技術領先優勢和市場綜合優勢,龍頭重新高高舞起來!
|
|
|
|
|
(鄭重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中國機械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