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信重工重大技改項目5000噸自由鍛造油壓機,與配套的200噸/米操作機同步聯動作業首鍛成功,標志著該油壓機正式入列中信重工重大裝備集群,成為中信重工做優做精傳統核心制造產業的重要利器。
據此,中信重工擁有了包括1600噸水壓機、3150噸水壓機、5000噸專用模鍛壓機、5000噸油壓機、18500噸油壓機,以及Ф5米數控軋環機等在內的梯級鍛造壓機集群,形成了完備的鍛造體系。中信重工成為國內少數可提供從10公斤以上中小型鍛件至450噸以下大型鍛件的企業。 鍛件是電力、冶金、石化、核電、航空航天、重型機器等的關鍵件、基礎件,鍛件產業的科技水平、生產能力是衡量一個國家工業發展水平和綜合國力的重要體現。深耕中國基礎工業60余年,在經濟新常態持續的環境下,中信重工以踐行中國制造2025國家戰略為契機,推動企業向傳統動能和新動能“兩輪驅動”發展轉型。作為傳統核心制造領域的基礎,中信重工引入戰略投資,完善提升研發制造能力,深化供給結構優化、質量提升,大力發展鑄鍛產業,在市場上打出了中信重工的金字招牌。 本次投用的5000噸油壓機高13.5米,地下深4.5米,移動工作臺3.4×7米,垂直凈空距6米,活動橫梁行程2.5米,鍛件正負誤差不超過1毫米,快鍛次數每分鐘可達68次以上,鍛造一個鍛件可單人完成操作,最大鐓粗力7000噸,相比國內同規格水壓機,工作效率可提高3倍以上,系統節能30%以上。即便與中信重工現有世界最大最先進的的18500噸油壓機相比,其工作效率和自動化程度也旗鼓相當,控制系統、精度檢測等均堪稱18500噸自由鍛造油壓機的“升級版”,與18500噸自由鍛造油壓機一樣位列世界鍛造設備領先水平。 在強化制造能力的同時,中信重工依托企業自身建設的國家重點實驗室下屬的熱工實驗室、省級大型鑄鍛件工程技術中心和技術創客群、工人創客群等,構建集研發、試驗、制造一體的創新生態鏈,持續專注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的開發研制。目前,中信重工在技術上,擁有了以復雜先進的成形技術、完備有效的中心壓實技術為代表的關鍵基礎件核心制造技術。在能力上可一次性組織提供精煉鋼水1000噸,最大鋼錠600噸、最大鍛件450噸。在品種上可生產寬厚板軋機大型支承輥、百萬千瓦級汽輪發電機轉子、最大直徑7——8米的大型壓力容器類管板及筒體類環形鍛件,整體實力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參與完成的《重型裝備大型鑄鍛件制造技術開發及應用》項目榮獲2016年度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依托完整的鍛造體系和領先的研發制造水平,中信重工在航空航天、石化加氫、核電等高附加值鍛件產業領域不斷取得突破。 在航空航天領域,連續完成從神一到神十一神舟系列飛船逃逸艙及逃逸火箭發動機殼體鍛件。 在石化加氫領域,成功鍛造出國內最大規格Φ6.7×3.95米加氫筒體和Φ7.8米國內最大整鍛管板鍛件。目前中信重工成為國內少數能提供大型石化領域專用加氫鍛件企業之一,僅今年一季度該領域新增合同總產值近1億元。 在核電領域,生產的接管法蘭、管板、底板等鍛件產品,成功應用于山東、福建、遼寧、巴基斯坦等國內外多個核電站。 在冶金領域,分別采用438噸、398噸鋼錠成功鍛造大型軋機支承輥、機架以及采用120噸鋼錠成功生產國內最大內徑2米、長度8.5米整鍛管模鍛件。 在電力領域,分別采用280噸、231噸鋼錠成功鍛造出特大型水輪機主軸、轉子以及超超臨界轉子鍛件。 在超大型鍛件領域,成功生產出世界最大直徑7.7米輪帶鍛件。 可以說,中信重工鍛造能力的持續提升,將加速提升我國多種類型高端、高附加值鍛件制造能力,有效緩解我國電力、石化、冶金、礦山、建材、船舶、核電、航天等領域特種鋼鍛件的迫切需求,對全面提升我國裝備制造業的產業能力和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