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新能源在電力行業的占比逐年穩定提升,從全球范圍來看,尤以風電和核能的發展較快。風電主要分為海上風電和陸上風電,相對于陸上風電,海上風電的資源量以及供應情況更為穩定。
一、中、德海上風電規模持續擴張,帶動全球海上風電發展 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2017-2022年中國風電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數據顯示,全球海上風電裝機容量從2009年的2215MW已經上漲到了2016年的14384MW,復合增長率達到30.64%。 近幾年來,海上風電全球裝機量的上升動力主要來自于德國、中國和英國等地區。全球2015年和2016年的新增裝機容量分別為3392MW和2217MW,中國地區新增裝機量從361MW上漲到592MW,在全球新增占比從11%上漲到了26.70%。 盡管中國、德國等地區海上風電發展明朗,但是英國以歷史發展優勢仍穩做海風裝機量首位。中國2016年海上風電累計裝機容量超過丹麥正式位列全球第三,但是相較英國和德國還有較大差距。 二、大規模、大功率、深海以及離岸化趨勢引領海上風電發展 隨著技術的發展,海上風電裝機的諸多難關被一一破解之后,海上風電裝機情況就迎來飛速發展,未來時間內,海上風電發展的大規;⒋蠊β驶、深海化以及離岸化趨勢會愈加明朗。 以歐洲發展情況來看,風電場平均規模從2006年的46MW上漲到了2016年的12631MW,足足上漲了超過270倍; 海上風電的平均單機功率從2004年超過2.3MW,到2016年上漲到接近4.5MW,單機功率上漲也近兩倍; 2009年,海上風電場的平均深度為12.2M,到2011年為22.8M,再到2015年,平均深度已經達到了27.2M,截止到2016年,海上風電場深度均值已經接近28M,開始逼近30M大關。 隨著技術的發展,海上風電場建設離岸距離越來越遠,從2009年的12.7KM上漲到2015年的43.3KM,未來時間內,新建風電場的離岸距離會越來越遠,以求能源轉換的最大化。 三、各地區海上風電建設規劃落地,項目招投標市場火熱 根據上海、江蘇、浙江、山東和福建提出的海上風電發展規劃,到2020年海上風電裝機2580萬千瓦。遼寧、天津、河北、廣東、廣西、海南等六省開展海上風電規劃,到2020年海上風電開發潛力920萬千瓦。到2020年,我國海上風電開發潛力為3200萬千瓦。 根據中國海上風電網發布中國海上風電招標截止到2017年1月底的招標信息可知,招標信息有21項,中標信息有一項。 四、三峽集團以及五大發電集團近年來風電投資情況 2015年10月,三峽集團與葡電簽署協議,雙方共同投資40億英鎊(約合372.69億元人民幣),開發英國Moray海上風電項目。 2016年3月,華能與平湖市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在平湖市境內開展風電分布式能源等能源項目的開發建設。 6月,三峽與黑石集團簽訂《關于德國海上風電項目投資合作協議》,黑石集團通過競標方式轉讓其所持德國Meerwind海上風電項目80%股權;華能與海裝風電簽署《海上風電合作框架協議》,雙方進一步深化風電項目規劃建設合作。 8月,三峽與舟山市岱山縣簽署《浙江省岱山縣2#海上風電項目投資協議書》。項目裝機32萬千瓦,總投資59億元。 9月,大唐山西平順二期30MW風電項目、涼山首個山地百萬級風電項目分別開工。 10月,華電正式簽署國電投18億元400MW海上風電工程施工合同。 11月,大唐與海裝風電簽署合作協議,雙方將進行項目、設備、資金等全方位合作。 12月,華電最大風電項目—華電福建福清海壇海峽300MW海上風電場項目獲得核準;國電廣西龍源三江獨峒風電項目獲核準,擬安裝40臺單機容量2500千瓦風電機組,同期配套建設1座220千伏升壓站,接入南方電網運行,同時,國電河北新能源山西壽陽松塔風電項目、陜西新能源雷家山風電項目均獲得核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