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中國制造2025”行動綱領和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服務天津市“一基地三區”功能定位,助力天津“全國先進制造研發基地”建設,天津中德應用技術大學聚焦高端裝備制造領域創新應用型人才培養,跨界整合組建智能制造學院,并與世界一流大學深入合作,共同探索加快應用技術大學建設,滿足京津冀在產業發展轉型升級,打造國際通行的應用型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模式。 來自全國30多所重點高校、科研院所、企業的專家學者齊聚天津中德,通過“創新應用型人才培養報告會暨智能制造專業建設咨詢會”,搭平臺在專業建設、課程改革、師資隊伍建設、創新人才培養、創新創業教育等方面的合作,創新應用型人才培養以加快學校改革創新,促進學校開放發展。 與會人員參觀中德校區 報告會上,香港科技大學李澤湘教授就創新應用型人才培養從智能制造技術背景、高校與產業對接、創業生態體系、創新人才培養課程體系等進行了闡述。在研討會上,針對創新應用型人才培養,把握未來智能制造技能人才的需求,明確應用型大學在人才培養中的定位、專業方向、課程體系架構,與會專家圍繞成立應用技術大學雙創平臺及數控綜合技術實驗研究中心、制造裝配工藝大數據實驗研究中心、機械加工工藝數字化智能化研究中心、機器人及先進智能裝備控制技術研究實驗中心、創新創業綜合技術平臺、面向應用型國際化人才培養的慕課平臺等六個中心(平臺)展開討論并建言獻策,為天津中德應用技術大學智能制造相關專業建設提供強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助力應用技術大學建設。 與會人員對中德技術表示贊嘆 與會專家紛紛表示,愿意攜起手來致力于突破裝備制造核心技術發展瓶頸,凝聚打造中國裝備制造核心品牌的決心、信心和恒心。同時面對天津市在海洋工程裝備、新能源汽車、軌道交通和風電等產業對裝備制造核心技術的迫切需求,借助國家工信部在智能制造裝備政策支持,學校、企業、行業應積極搭平臺、聚資源、促改革、求發展、創精品。 據悉,此前天津中德應用技術大學已與天津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共建了深海智能裝備研究中心——中德基地,與西安交通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就共建智能制造學院達成初步合作意向。此次會議將進一步深化與香港科技大學、西安交通大學、清華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等世界一流大學的合作,“搭平臺、引機制、聚人才、促建設”,借鑒香港科技大學成功經驗,聯合科研院所、企業共同打造“產、學、研”一體化的“雙創平臺”,整合資源,激發活力,師生共同參與研究項目,開放合作辦學,順應世界、產業發展趨勢,迎接技術產業發展,進一步聚焦工業,培養應用型技術技能型人才和具有工匠精神的創新應用型人才,積累經驗、探索規律,實現第一所應用技術大學的責任與使命。與會專家學者就智能制造裝備技術與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等方面達成“天津共識”。 天津中德應用技術大學作為教育部批復的國內首所應用技術大學,緊緊圍繞京津冀協同發展、“一帶一路”等國家重大戰略和區域經濟發展,專業對接產業,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培養高素質應用型技術技能型復合人才,堅持在開放中創新,在創新中開放,向著建設“特色鮮明、國內領先、世界一流”的高水平應用技術大學的目標努力奮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