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徐工施維英和徐工研究院聯合研發的、機制砂石及建筑垃圾資源化領域新寵——國內首臺套履帶移動式制砂站PUL1000在廣東實現銷售,此舉不僅標志著徐工施維英在轉型升級中新產業產品的又一市場突破,該項產品的研發更是填補了國內市場空白,使機制砂石及建筑垃圾資源化領域真正實現了從“分類分揀填埋到循環再利用變廢為寶”成套化運行,開啟了綠色發展循環模式。
“環保魔術師家族”再添新成員 據悉,該產品是徐工集團繼PUE0810履帶移動顎式破碎站、PUF1214履帶移動反擊式破碎站、PUY1300履帶移動圓錐式破碎站和MSP1561履帶移動式篩分站等產品后,在該領域的又一次突破,設備具有高性能、高可靠性、智能節能型等特點,具有多項自主知識產權技術,其整機設計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可以廣泛用于城鎮建筑垃圾的處理,露天煤礦的開采,路橋建設,冶金,能源,礦山,公路,鐵路,水利,以及高鐵砂石料的細碎和制砂作業等領域,真正為客戶創造出更多新的商業機遇和降低生產成本,更是變廢為寶、奉獻綠色的“環保魔術師”家族新成員。 使用靈活,行動方便,客戶首選。PUL1000履帶移動式制砂站采用履帶行走機構,最大爬坡角度為20°,滿足設備在礦山及建筑垃圾處理應用方面轉場的需要。給料輸送機和主輸送機可通過液壓油缸進行伸展和折疊,折疊后即可滿足道路運輸要求,不需要拆除其他任何部件。其最令客戶滿意的一點就是該設備采用純液壓驅動,無需充電、接電,免去了在偏遠礦山等場地使用電源的尷尬和不便。 “私人定制”,為客戶創造超凡價值 據了解,該訂單為“私人訂制”,也是該客戶繼購買三臺機制砂石成套生產線后,與徐工的再次攜手。國內移動式破碎篩分設備基本上為輪式、電力驅動,而客戶迫切期望定制一臺能夠滿足礦山施工場地及技術要求的破碎篩分裝置。國內、國際一些礦山設備制造商均向客戶表示,這樣的需求超出了現有的技術能力,無法定制。而徐工根據客戶的需求,結合徐工研究院的長期研發經驗,以一份無懈可擊的定制圖紙打動了客戶,并最終確定了這次的合作。 徐工打動客戶的不僅僅因為其深厚的技術沉淀和雄厚的企業實力,更是因為其持續以客戶為中心、為客戶創造價值的行動理念。據該產品的銷售負責人介紹,在添置該設備后,客戶可以獲得至少三個方面的價值回報: 首先,全生產線產能有效釋放。結合前期采購的三臺機制砂石設備,目前該成套生產線產能從225t/h提高至300t/h,全線提升1/3。 其次,全線提升產品附加值。原有設備產生的骨料,價格僅為15-18元/噸,,經該設備加工制砂后,價格提升至60元/噸,整整提高了三倍,且過程中無廢料產生,所有資源全部實現增益。 第三,獲得資質,可全線業務延展。在徐工的協同幫助下,申請獲得了建筑垃圾資源化經營許可,在此基礎上,原有設備可直接用于建筑垃圾處理“變廢為寶”,為后續的業務發展未雨綢繆。 資源循環,樹立行業綠色發展新標桿 作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在談到與徐工集團的合作時,廣東客戶深有感觸,“我們公司前身是做大理石型材加工業務的,廢舊的型材邊角料原來也只是當廢料便宜賣掉,徐工不僅是我們的生意伙伴,更是我們的價值伙伴”。的確,自2015年9月采購三臺機制砂石設備,正式進入該領域以來,原來200元一車(50噸)的廢料一下子“變廢為寶”價值增長了近五倍,本次再次購買履帶移動式制砂站新設備,價值量更是增長至原先的15倍,這在之前是難以想象的,自己也從“資源的消耗者”變為了“資源的再生者”。 更重要的是隨著人類環保、資源循環利用觀念的進一步增強,國家各地區對河沙采挖的禁令也陸續出臺,“十三五規劃”綱要更是處處體現綠色發展的理念和要求,注重推動建立資源消耗少、污染排放低的經濟體系、市場激勵機制和社會行為。這種政策驅使下,結合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剛性需求,機制砂石產業、建筑垃圾資源化處理領域將成為行業發展的必然選擇和發展趨勢。而徐工也將引領行業發展,開啟綠色發展循環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