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柴股份有限公司第六次技術創新大會在常州常柴總廠召開,常柴對一批優秀創新項目和創新人才進行了表彰,獎勵金額超過260萬元。
近幾年,在復雜多變的市場形勢和國家排放法規不斷加嚴的情況下,常柴緊緊圍繞產品結構調整、技術升級、質量提升的工作重點,充分運用好企業技術、管理、裝備、品牌、人才等要素,注重市場導向、集聚資源、做好項目、重點突破,以技術創新為核心帶動全面創新,在企業轉型升級中做強做大了一批優勢產品、優勢領域,強化了企業內部管理,提升了品牌實力,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 面對嚴峻的行業形勢,常柴堅持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以項目運作方式積極開展技術創新工作。在公司產品結構調整過程中,輕型和重型發動機的開發和制造上有了新的突破,為滿足國家排放法規的要求,常柴進行了產品技術升級和排放達標工作,尤其是在非道路國三柴油機的開發、認證、生產、配套方面占得了先機,在道路用國五柴油機平臺的開發方面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取得了新的突破。 在單缸柴油機的開發上,重點進行了全系列非道路國三柴油機的開發和型式核準工作,已完成了4個耐久系族、7個排放系族、18個機型的開發和型式核準,取得了97張證書,涵蓋了公司190以上所有的水冷柴油機,涵蓋R、S、L、H、EH、HS系列;風冷系列柴油機機的認證也正在進行中,即將取得證書;進行了配套船機專用H25柴油機的開發,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效果;開發了第三代精品系列柴油機,共進行了多達22項的內在質量改進和外觀改進,提高柴油機的可靠性,降低油耗,減少排放,目前各機型已經開始批量生產。為滿足即將發布的三輪車國三階段排放標準,開發了單缸共軌水冷系列柴油機,經過了高原標定和路試,已經開始小批量生產;為滿足后續更高的排放標準,在單缸機領域也開發了四氣門技術,做好了技術的儲備。 在多缸柴油機的開發上,全系列已經完成了非道路國三的開發和型式核準,共有9個耐久系族、11個排放系族、28個機型,共283張證書。非道路國三系列多缸柴油機的開發,保持和繼承了公司產品的收割機、中小功率拖拉機上的優勢,同時也拓展了產品的配套領域。 通過對G系列柴油機的深度系列化開發,充分利用了公司在鑄造、加工、裝配等方面的資源,目前該系列中已有4G33、4G33TC、3G25、3G25TC、4G33V16等機型,技術路線有電控VE泵、電控單體泵、共軌三種,滿足不同用戶的需求。4G33TC柴油機繼續在收割機的配套上遙遙領先,具有較大的市場占有率,配套拖拉機的功率范圍延伸到55-75馬力的拖拉機;4G33V16四氣門柴油機實現了批量生產,4H11柴油機將配套領域拓展到90-110馬力的拖拉機和140馬力的玉米收割機,即將開始大批量生產,輕型發動機3M78采用共軌系統,經過改進,功率和扭矩超越了國外競爭對手,已為近五十家高速插秧機、植保機械及工程機械廠提供配套。 在車用柴油機的開發方面, 4F20TCI、3G25V12、4B28V16、4G33V16柴油機4個平臺的產品正同時進行,分別與部分汽車廠商進行了配套、試驗、標定等工作。 常柴的產品研發和科研項目取得了豐碩成果,其中“節能環保型非道路柴油機研發”、“高效清潔非道路柴油機關鍵技術”等重大項目先后獲得全國機械工業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教育部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江蘇省科學技術二等獎、常州市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等獎項。專利申報也取得了突破,到目前為止,常柴共有省、市高新技術產品37個,共申請專利155項,已獲得國內外授權的專利130項,其中發明專利6項、實用新型專利97項、外觀設計專利27項。 常柴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新在常柴第六次技術創新大會工作報告中指出,今后三年,常柴將深入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全面推進產品技術升級加快拓展產品配套領域,啟動常柴工業園項目建設,持續實施一批重大技改,深入實施常柴質量工程,打造行業一流質量優勢,把握工業4.0時代創新趨勢,提升常柴管理創新水平,科學實施人才強企戰略,構筑創新發展的智力支撐,再創常柴下一個百年的輝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