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我們中信重工的消防機器人,僅在央視《新聞聯播》等名牌欄目,就露了五回臉!”提起特種機器人項目,中信重工總工程師王繼生心生自豪。
此前,中信重工并不生產機器人,而是以生產礦山機械設備為主,產品“又笨又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大背景下,傳統裝備制造業必須轉型升級,企業“跨界”發展,特種機器人項目應運而生。 為鼓勵創新,中信重工提出構建技術創客群。和傳統項目運作模式不同,技術創客群打破以往“單位提項目,固定人員執行”的老辦法,提出以項目為牽頭,技術人員通過自由結合組建項目團隊,共同研發,共享提成收益。 據了解,過去,技術人員往往被動的接受單位安排的項目,創新積極性較差,F在,由項目帶頭人自己提項目,技術人員自由組建研發團隊,創新積極性大大提高,人員管理機制也更加靈活。 特種機器人產業,設計是關鍵,也是中信重工的核心技術。而零部件的制造、組裝、調試等,則離不開合作方的創新!拔覀兟摵蠂鴥韧庵咝,按照客戶的需求設計新產品,帶動上游的零件供應商進行創新,生產出符合我們需求的零部件。這是一種產、學、研、用、供協同創新的新模式!蓖趵^生說。 作為國內最大的特種機器人研發制造基地,中信重工已推出履帶式機器人平臺、巡檢機器人平臺、水下機器人平臺等五大平臺,廣泛應用于消防、市政排水管網巡查、高電壓等級變電站、井工煤礦等多種高危和特殊環境,取得發明專利4項、實用新型專利17項、外觀專利4項。 其中,中信重工研發的災區偵測機器人是唯一獲得國家安標證和防爆證的井下偵測救援機器人。消防偵察滅火機器人也在消防部隊和;髽I中得到廣泛應用,市場需求旺盛。截至12月,中信重工已接受各類特種機器人訂單1300余份,實現利潤超過1億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