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的效率與質量,是現代農業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是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舉措,是實現現代農業綠色發展的有效途徑。為此,建議進一步加大秸稈綜合利用工作力度,不斷完善扶持政策,推動秸稈綜合利用產業化、規;l展。
玉米是我國主要的糧食作物之一,種植面積較大,產量較高。以2015年為例,我國玉米總產量約為2億噸,作為玉米種植生產環節中的必然產物——玉米秸稈,年產量也非常高。根據玉米籽實的產量推測,一株玉米,玉米籽粒與玉米秸稈的產量比為1:1.6。也就是說,2015年,我國玉米秸稈的產量達到3.2億噸。 隨著農業結構的調整,加上玉米秸稈本身較為高大、并且粗纖維含量較高,運輸、加工較為困難,導致玉米秸稈的綜合開發、利用率較低。在部分地區還出現亂堆、亂棄,甚至焚燒的現象。 事實上,玉米秸稈不僅不是廢棄物,還是一種寶貴的可再生資源。2015年,農業部提出了秸稈五化利用模式,因地制宜,對秸稈加以科學利用。2016年,財政部安排10億元資金,會同農業部開展農作物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試點。 應國家“糧改飼”農業供給側改革大勢,一種全新的五征青貯玉米收獲機在中國誕生了,它是引進國外先進技術結合我國農藝實際設計生產的,它是一種集成青飼料收獲和打捆功能的自走式設備,實現了收獲、切碎、輸送、打捆一站式作業。它彌補了國內青貯機械領域的空白,被行業專家譽為打通糧食與秸稈直接轉化為商品最后一公?里的利器。據了?解,目前此類設備只在日本和韓國生產,五征集團對此類技術的引進在國內尚屬首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