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news/c2.gif) |
|
|
|
想讓更多的客戶認識您的公司,知道您的產品,了解您的技術嗎?中國機械網企業將免費為您發布貴公司新產品,新技術,新動態,現在就行動,在中國機械網一展您企業的風彩!
請進 >> |
|
|
|
|
|
|
元晶2017年擬擴產至1.5GW,增加組件產線
|
|
|
|
|
臺廠元晶太陽能舉辦業績發表會,并宣布2017年的擴產計劃。元晶董事長廖國榮指出,2017年的擴產行動最快會在2月完成,屆時整體產能將比目前提高500MW左右,且總產能中有約三成將是高效產能。
廖國榮表示,雖然今年第三季市場波動劇烈,但元晶并未發生虧損。進入10月后,太陽能電池價格回升,預計將可挹注第四季營收。
在產能方面,元晶目前有1GW左右的電池產能,2017年預計要擴到1.5GW左右,且其中有450MW、約三成將設置為PERC高效電池產能,搶攻高效市場。根據EnergyTrend的了解,元晶擴產完成后的產品組合將有約1GW的多晶電池與500MW的單晶電池,且也會導入PERC工藝。
此外,元晶也規劃要跨入制造太陽能組件,目前正在尋找適合的廠房位置。
增組件產線
廖國榮指出,臺灣太陽能產業過度依賴中國,對中國銷量占總產能達67%;今年第三季中國陷入急凍,使臺廠跟著受害。同時,他認為臺灣的太陽能產業態度保守,因此雖有龐大的產能,內需卻只占3%,下游電力系統的產業規模也不大。在此狀況下,臺灣太陽能產業很容易被中國紅色供應鏈掌控。
回顧今年前三季,廖國榮表示,今年硅片和電池的價格較去年同期下滑了61%,硅料降幅更達63%。
對于后市,廖國榮預期明年三月美國會對臺灣的反傾銷做出初判,九月會有終判,且他認為稅率會大幅降低,有助臺灣業者前進美國市場。目前,臺灣對美國的出貨比例僅占5.4%。
因應臺灣本地需求有成長趨勢與對美國出貨成長的可能性,加上元晶認為應開始發展中下游產業,明年規劃設立1GW的太陽能組件產線。
|
|
|
|
|
(鄭重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中國機械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