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想讓更多的客戶認識您的公司,知道您的產品,了解您的技術嗎?中國機械網企業將免費為您發布貴公司新產品,新技術,新動態,現在就行動,在中國機械網一展您企業的風彩!
請進 >> |
|
|
|
|
|
|
重慶財政多措并舉支持鋼鐵等去產能
|
|
|
|
|
作為今年供給側改革五大任務之首,去產能在重慶市早已成為“進行時”。去產能本身是一個艱難的過程,并非朝夕之功,重慶市財政在推進去產能過程中堅持財稅政策加減法并舉,既作用于當下去產能的立竿見影,又長效性服務于新的經濟動能培育,通過加大財政政策和資金傾斜的力度促升去產能的“溫度”。
一是去過剩產能。立足錢從哪里來,結合市政府確立的去除鋼鐵、煤炭、煙花爆竹、“僵尸企業”空殼公司等過剩產能目標,綜合考慮市場規律、新舊經濟動力交接與社會民生保障等因素,保持財稅政策的力度和節奏。既增大直接投入,采取向中央爭取、本級結構調整和滾動預算等方式籌措資金,已獲中央財政工業結構調整專項獎補10.46億元,2016—2018年將統籌中央和市級財政資金31億元,今年已調度10.4億元。又傾斜稅收優惠,如產能過剩企業重組符合條件的股權(資產)收購、合并、分立、債務重組等企業交易,按規定適用特殊性稅務處理;企業破產注銷,按規定需要進行清算的企業,適用清算所得稅處理政策;對符合企業改制重組土地增值稅、契稅政策規定的國有土地、房屋權屬轉移變更,暫不征收土地增值稅(不適用于房地產開發企業)、減免契稅;對被認定為市級特困企業,繳納城鎮土地使用稅、房產稅確有困難的企業,給予城鎮土地使用稅、房產稅減免。
二是穩職工就業。圍繞人往哪里去,在為分流職工提供符合條件的實行內部退養、依法解除終止勞動合同、自主創業等多個選項,各分流安置渠道之間在經濟利益上相對平衡,避免職工選擇渠道單一和利益受損的基礎上,實施有效的就業服務支持政策給職工“新飯碗”,確保去產能不出現“并發癥”和“后遺癥”。對企業為促進職工轉崗安置開展的職業培訓,按規定給予職業培訓補貼;對不裁員或少裁員的企業,按規定給予穩崗補貼;對零就業家庭人員等就業困難人員,按規定給予生活費補助;對就業困難人員,通過開發公益性崗位等多種方式予以幫扶;對符合條件的失業人員按規定發放失業保險金,符合救助條件的應及時納入社會救助范圍保障基本生活。
三是推轉型升級。著眼發展怎么辦,注重資源和要素重新優化配置,加速產能過剩行業“去舊”并發力“育新”,將有限的財稅資源集中配送到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以及新產品、新服務等經濟新動能的積聚上。在用好有限的政府資金的同時,重視發揮市場作用,通過各類政府產業引導基金股權投資,撬動更多社會資金投向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高新技術行業,防止投向產能過剩、污染環境的行業等,促進供給和需求的有效對接。比如煤炭行業,實施煤礦整合關閉轉產定額獎補,支持煤礦按照機械化、自動化、信息化和安全質量標準化要求實施改造升級,有序發展現代煤化工產業。鋼鐵行業,結合汽車薄板、鋼結構建筑建設需求,著力推進中高端鋼材品種的就地應用,通過戰略性新興產業基金投資合作,引入國外資金和先進技術改造裝備、改進工藝。
|
|
|
|
|
(鄭重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中國機械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
|
|
|
|
|
|
|